大华之天下
大华之天下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大华之天下 > 第41章:水师初建便立奇功

第41章:水师初建便立奇功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华之天下
作者:
夲圆
本章字数:
6108
更新时间:
2025-06-17

在杭州城一处宽敞而肃穆的营帐内,一场意义非凡的组织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。营帐中央摆放着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,周围坐着大华国的一众军事要员。林羽目光坚定地审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,清了清嗓子,缓缓开口:“如今,大华国的发展己步入关键阶段,水师的组建刻不容缓。而水师领导班子的选拔,关乎着这支新生力量的未来走向。”

说着,林羽拿出一叠厚厚的文件,上面详细记录着学院中十几名学员的信息。“我们依据学院中学习考核成绩、思想认识水平以及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,经过深思熟虑,提议了新成立水师的领导班子成员。”林羽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回荡在营帐之中。

他逐一阐述着各位拟任人员的优势与特长,其严谨的考量和全面的评估,让在场的军事委员会成员们频频点头。最终,林羽的提议得到了军事委员会的一致认可。

林羽随即宣布任命:“丁琦,在军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均展现出卓越才能,对水战战略有着深刻见解,现任命为大华水师第一军第一任军长;任大同,思想觉悟高,政治素养过硬,善于凝聚军心,任命为政治委员。军长和组织委员任期三年,希望二位能不负众望,带领水师为大华国开疆拓土。”

此外,林羽还任命了十几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参谋和基础军官。他严肃地说道:“中高级军官需要积累军功才能晋升,这一点同陆军一样,各级军官均受军事委员会的委任和监督。我们要打造一支纪律严明、能征善战的水师队伍。”

新成立的大华水师第一军,可谓阵容强大。由两艘铁甲船作为核心力量,这两艘凝聚着大华国顶尖造船工艺的铁甲船,宛如海上的钢铁堡垒,坚不可摧。此外,还有一千五百艘各式帆船,它们凭借灵活多变的航行特点,可在海战中执行多样化任务。六百艘小船作为辅助力量,能快速穿梭于复杂水域,执行侦察、补给等任务。

水师拥有三万水兵,他们皆是从各军选的精通水性的精英,经过严格的水兵训练,个个武艺高强。为了增强水师的机动性,还配备了两千机动骑兵,可在登陆作战或沿海防御时可以快速机动作战。同时,两艘新造的大型飞艇加入其中,凭借其空中优势,为水师提供侦察、预警以及火力支援。此外,军中还有医术精湛的医师护士和高效运转的后勤人员,为整个水师的运行提供坚实保障。

林羽深知情报对于战争的重要性,通过多方细致打探,他掌握了元军水师的关键部署。元军在太仓刘家港和扬州港各停泊着一千艘左右的各类船只,并且在这两处港口设有武器和船舶工坊,为其水师持续提供装备支持。

驻守在太仓刘家港的,是元朝达鲁花赤朱清和副万户张瑄。回溯1276年,元朝大将伯颜率兵如猛虎般攻入临安,南宋王朝就此覆灭。彼时,身为本地海盗头目且被南宋通缉的朱清和张瑄,审时度势,率部投降元朝。投降之后,他们为伯颜出谋划策,协助其将掠夺自南宋的大批库藏图籍,通过海路安全运载到北方京师,从而获得了元朝的信任与重用。

而在扬州港,驻守的是元朝达鲁花赤陈明甫和副万户陈公发。这二人在南宋末期便是声名远扬的海盗首领。咸淳三年(1267年),他们率领着几十艘海船组成的武装船队,割据崖州临川镇(今海南省三亚市),控制了当地50余个村的税户,以此获取钱粮,壮大自身势力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与陆地起义军结盟,一边从事海外贸易积累财富,一边公然反抗官府,自称“三巴大王”,在当地可谓势力庞大。然而,咸淳十年(1274年),他们被南宋官兵击败,无奈之下,二人率残部逃亡,最终辗转投降元朝。

林羽敏锐地意识到,若能成功打掉这两处元朝水师,便可一举拔除元军水师一半的力量,大大削弱元军在水上的军事威胁。于是,他立刻召集丁琦和任大同,三人围聚在军事地图前,展开了详细而周密的商议。

林羽指着地图上太仓刘家港和扬州港的位置,神情严肃地说道:“丁军长、任政委,这两处港口是元军水师的重要据点,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。”丁琦微微皱眉,目光专注地盯着地图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大帅,这两处港口防御必然森严,我们需谨慎行事,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。”任大同点头表示赞同:“没错,大帅。我们既要发挥水师的优势,也要注意各兵种之间的协同配合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
经过一番深入讨论,三人最终确定了作战方案。丁琦和任大同肩负重任,率新成立的大华水师第一军,如利剑般朝着两港口进军。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,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。一场决定大华国水师命运与元军水上势力消长的海战,即将拉开帷幕。

军长丁琦领命后,迅速展开行动。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,元军在太仓刘家港和扬州港经营己久,防御必然坚固。为了确保行动成功,丁琦预先精心部署,派出两艘大型飞艇。这两艘飞艇犹如天空中的巨兽,承载着大华水师的希望,各自向着目标港口疾驰而去。

两艘大型飞艇在高空疾行,艇上的士兵们神情专注,紧盯着下方的大地。两艘飞艇几乎在同一时间各自接近目标港口时,飞艇指挥官一声令下:“准备投弹!”投弹手们立刻忙碌起来,一颗颗炸弹被精准地投向两港口的出入口设施及船只。一时间,太仓刘家港和扬州港火光冲天,爆炸声震耳欲聋。出入口设施在炸弹的猛烈轰炸下瞬间崩塌,停泊在港内出入口附近的船只也被炸得七零八落。元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,混乱不堪。

随着出入口设施及船只被炸毁,两港内停泊的船只如同被困在牢笼中的野兽,再也无法出港。达成这一关键目标后,丁琦果断下令水师兵分两路,如两条蛟龙般迅速向两港口合围而去。

朝着太仓刘家港进发的一路水师,在丁琦的亲自率领下,气势汹汹地逼近港口。元军见状,匆忙组织防御,港口上的火炮纷纷对准大华水师开炮,由于元军的火炮没有大华军的新型船炮射程远,所以根本打不到大华水师的船只。丁琦站在旗舰上,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,大声喊道:“各船注意,保持阵型,准备开炮!”

大华水师的船炮齐声怒吼,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元军港口防御工事上。一时间,硝烟弥漫,火光西射。元军的火炮阵地在猛烈的炮击下,逐渐被摧毁,防御力量损失殆尽。

与此同时,任大同率领另一路水师也对扬州港展开了猛烈攻击。扬州港的元军同样负隅顽抗,但在大华水师强大的火力面前,渐渐难以支撑。任大同指挥若定,不断调整炮击方向,精准打击元军的要害部位。

在船炮的持续攻击下,两港口内的元军防御力量被逐步拔除。丁琦抓住时机,大声下令:“登陆部队准备,上岸围剿元军!”只见一艘艘登陆艇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岸边,大华水师的士兵们如猛虎下山,纷纷跳下登陆艇,向着岸上的元军冲去。

在太仓刘家港,朱清和张瑄见势不妙,亲自率领元军抵抗。但大华水师士兵们士气高昂,奋勇向前。丁琦指挥若定,大华军凭借火器稳步推进。在他的带领下,士兵们更是勇气倍增,杀得元军节节败退。

而在扬州港,陈明甫和陈公发也不甘示弱,妄图组织元军进行反击。然而,任大同指挥大华水师士兵们紧密配合,以盾兵为前阵,长枪兵和火枪兵随后,稳步推进。元军在这有条不紊的攻击下,渐渐失去了抵抗的勇气。

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,大华水师成功登陆两港口,并迅速对元军形成围剿之势。元军在大华水师的猛烈攻击下,伤亡惨重,渐渐无力抵抗。最终,朱清、张瑄、陈明甫和陈公发等元军将领见大势己去,纷纷缴械投降。

此役,大华水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。不仅成功摧毁了元军在太仓刘家港和扬州港的水师力量,拔除了元军水师一半的势力,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船只。这一战,彰显了大华水师的强大实力,为大华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而丁琦、任大同以及全体水师将士们的英勇事迹,也将永远铭刻在大华国的历史长河之中,激励着后世子孙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